安全知识

消防安全

发布时间:2022-09-26 15:38:27 发布人:本站编辑 阅读次数:

三、消防安全

(一)火灾原因

1.电器设备过载,线路老化、短路等。

2.明火使用不当,如不按要求使用酒精灯等。

3.易燃易爆化学品保管或使用不当,如活泼金属、易燃溶剂等。

4.实验操作不当引燃化学反应生成的易燃易爆气体或液态物质。

5.高温仪器设备、静电防护不当引燃易燃物品。

(二)消防标识

1.指示标志

WZJ}RL39D03`DA~)]OA{[D7.png


2.禁止标志

QQ图片20220926140513.png

3.警告标记

U]0QAH22BX]})I$OMM%MG4H.png

(三)灭火方法

1.冷却法:将灭火剂直接喷洒在燃烧着的物体表面上,降低可燃

物质温度至燃点以下,终止燃烧。

2.窒息法:减少燃烧区域的含氧量,使火焰熄灭。

3.隔离法:使燃烧物和未燃烧物分离,限制燃烧范围。

4.抑制法:抑制或终止使燃烧得以持续和扩展的链式反应,从而

使燃烧减弱或停止。

(四)防火原则

1.遵守规章制度,加强安全意识。

2.熟悉容易引起火灾、爆炸的物品,配备合适的防火防爆设施。

3.减少或消除可燃物质,控制或取消点火源。

4.做到环境卫生整洁,保持实验室通风良好。

(五)消防要求

1.实验室布局合理,实验仪器设备周边留有适当空间和正常通道,以便于检修和人员疏散。

2.实验楼应在醒目位置粘贴实验室消防疏散线路图,建立健全实验安全操作规程。=

3.存放易燃易爆物品实验室的电气设备应符合防爆要求,实验用加热设备和燃料使用要符合防火要求。

4.实验室须配备有效的灭火器。普通实验室配备干粉灭火器;大型精密仪器设备实验室配备二氧化碳灭火器;化学类实验室配备干粉灭火器或二氧化碳灭火器、沙土、灭火毯等。

5.实验室人员应会使用消防器材扑救初期火灾,熟悉火警、自救等程序。

(六)消防设施

1.常用灭火器材

实验室常用灭火器材主要有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泡沫灭火器、水源、沙土、灭火毯等。

`)@93PWDMI)8ZDK{A{T[F}C.png

C{7@4@TIMMTI)7]X3L5Z)]Y.png

























M95(67$GBD@9%)HWXW~3(DT.png

2.常用消防设施

实验室常用消防设施及使用

2{0$G(VK3}QK0LVT`W_EG3Q.png

室内消火栓使用示意图

Y}NLJQPWW`EL82~B2XJG)~L.png

(七)火灾救护

1.初期火灾扑救与报警

初期火势一般不大,应迅速利用实验室内的灭火器材或采取其它

有效措施控制和扑救。

1)扑救操作要点

①将受到火势威胁的易燃易爆物质、压力容器等转移到安全地带。

②关闭实验室内电闸及各种气体阀门。

③对密封条件较好的小面积室内火灾,在未做好灭火准备前,应

先关闭门窗,以阻止新鲜空气进入,防止火势蔓延。

④选择合适的灭火方式。

不同火灾类型的燃烧特征及灭火方式

H]7HFZPPY@$_HYBEL`WPNP7.png

2)报警操作要点

火灾发生后,应拨打119火警电话向消防部门发出准确火警信息,

同时尽快通知相邻房间人员撤离。

①准确告知发生火灾所在的单位、实验楼、房间号等。

②报告起火物质、火势,如只见冒烟、有火光、火势猛烈等。

③报警人姓名、电话等。

2.安全疏散与自救逃生

火灾发生时要保持沉着和冷静,掌握“三要”、“三救”、“三不”原则,迅速采取果断措施,保护自身和他人安全,将财产损失减少到最低。

1)“三要”

①“要”熟悉自己所在环境

②“要”保持沉着冷静

③“要”警惕烟毒侵害

image.pngimage.pngimage.png

火灾发生时先了解火势房门烫手不能警惕烟毒侵害

2)“三救”

①选择逃生通道自“救”

②结绳下滑自“救”

③向外界求“救”

image.pngimage.pngimage.png


弯腰或匍匐姿势逃生向外界求救结绳下滑

3)“三不”

①“不”乘普通电梯

②“不”轻易跳楼

③“不”贪恋财物

image.pngimage.pngimage.png

不轻易跳楼 切勿选择电梯逃生 不贪恋财物

四、水电安全

(一)安全用电

1.配电系统

1)配电系统通常包括配电总箱、配电分箱及多联固定插座。

2)配电总箱和分箱应有漏电保护器或空气开关。

3)配电容量要能满足或大于所有设备共同使用时的用电荷载。当设备增多导致原有配电不足时,要根据新的用电总容量更换原有配电系统,并留出余量。

4)配电系统应根据用电设备数量配备充裕的多联固定插座,尽量避免多级联用插座板。

5)配电箱、插座箱应尽可能远离水源,以防溅湿。

image.pngimage.png

2.静电放电


正负电极之间放电产生的静电火花,有可能引起现场爆炸物和混合物发生爆炸,同时也能给人体一定程度的电击。

3.用电须知

1)根据自身特点制定相应的安全用电操作规程并在明显的位置粘贴。严格遵守电气作业操作规程,熟悉电气设备操作方法及程序。

(2)实验室电路容量、插座等,应满足仪器设备的功率需求,并安装空气开关和漏电保护器;对电气设备的非带电金属外壳进行接地处理。

3)经常检查电气设备、电线、开关和插座的绝缘情况以及外壳是否有破损,一经发现立即更换或维修。

4)明确划定并标示电气危险场所,禁止未经许可人员进入。

5)电器要保持在清洁、干燥和良好的情况下使用,当手、脚、身体沾湿或站在潮湿的地板上时,切勿启动电源开关、触摸电器用具。

6)切勿带电插、接电气线路和清理电器,非电器施工专业人员,切勿擅自拆、改电气线路。

7)不得擅自使用大功率电器,不得在一个电源插座上通过转接头连接过多的电器。

8)实验室内禁止私拉电线;对不用的电线或电气设备应及时拆除、移走,对任何走向不明的线路均应视为带电线路而慎重处置。

image.pngimage.png

9)对有可燃气体的反应装置及实验室必须安装防爆开关、防爆灯具等专门的防爆电气设备。

10)可能产生静电的部位和装置,应有明确的标记和警示并对静电可能造成的危害有必要的防护措施。

image.pngimage.png

(二)触电救护

触电事故是指电流流过人体时对人体产生不同程度伤害的事故。发生触电事故,应采取如下应急措施:

1.尽快让触电人员脱离电源

立即关闭电源或拔掉电源插头。若无法及时找到或断开电源,可用干燥的木棒、竹竿等绝缘物挑开电线,不得直接触碰带电物体和触电者的裸露身体。

image.pngimage.png

2.实施急救并就医

触电者脱离电源后,迅速将其移到通风干燥的地方仰卧。若触电者呼吸、心跳均停止,立即交替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按

压等急救措施,同时迅速送往医院治疗。

3.人工呼吸施救要点

1)将伤员仰头抬颏,取出口中异物,保持气道畅通。

(2)捏住伤员的鼻翼,口对口吹气(不能漏气),每次1~1.5秒,每分钟12~16次。

3)如伤员牙关紧闭,可口对鼻进行人工呼吸,不要让嘴漏气。

4.胸外按压施救要点

1)找准按压部位:右手的食指和中指沿触电者的右侧肋弓下缘向上,找到肋骨和胸骨接合处的中点;两手指并齐,中指放在切迹中点(剑突底部),食指平放在胸骨下部;另一只手的掌根紧挨食指上缘,置于胸骨上,即为正确按压位置。

2)按压动作不走形:两臂伸直,肘关节固定不屈,两手掌根相叠,每次垂直将成人胸骨压陷3~5厘米,然后放松。

3)以均匀速度进行:每分钟80次左右。

image.pngimage.png

(三)安全用水

1.基础供水设施故障

1)故障特点

水龙头或水管漏水、下水道堵塞等情况都有可能因渗水而导致实验室设备损坏。

2)应对措施

①了解实验楼自来水各级阀门的位置,出现漏水或下水道堵塞时,

及时关闭阀门,联系修理、疏通。

②加强用水安全教育,经常检查水槽和排水管道是否畅通,杜绝自来水龙头打开而无人监管的现象。

2.实验设备用水故障

1)故障特点

设备冷却水装置的连接胶管出现老化或接口松动;制备蒸馏水、去离子水设备管理不善出现渗水而导致实验设备损坏。

2)应对措施

①定期检查冷却水装置的连接胶管,发现老化或接口松动,及时更换或插紧,以防漏水。

②加强用水实验设备的管理,完善蒸馏水、去离子水设备管理制度,消除安全隐患。


五、化学安全


一)化学品定义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91号)中,危险化学品是指具有毒害、腐蚀、爆炸、燃烧、助燃等性质,对人体、设施、环境具有危害的剧毒化学品和其他化学品。

国家标准《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6944-2005)中,危险化学品定义为具有爆炸、易燃、毒害、腐蚀、放射性等性质,在运输、装卸和储存保管过程中,容易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毁而需要特别防护的化学品。

(二)化学品分类

《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13690-1992)将常用危险化学品按危险特性分为八类:1.爆炸品;2.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3.易燃液体;4.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5.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6.有毒品;7.放射性物品;8.腐蚀品。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2009621日发布、201051日实施《化学品分类和危险性公示通则》GB13690-2009),成为新的化学品分类标准。新标准将化学品按理化危险分为十六类:1.爆炸物;2.易燃气体;3.易燃气溶胶;4.氧化性气体;5.压力下气体;6.易燃液体;7.易燃固体;8.自反应物质或混合物;9.自然液体;10.自然固体;11.自热物质和混合物;12.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或混合物;13.氧化性液体;14.氧化性固体;15.有机过氧化物;16.金属腐蚀剂。

按化学品健康危险分为十类:1.急性毒性;2.皮肤腐蚀/刺激;3.严重眼损伤/眼刺激;4.呼吸或皮肤过敏;5.生殖细胞致突变性;6.致癌性;7.生殖毒性;8.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9.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反复接触);10.吸入危险。

(三)化学品标识

image.png

(四)化学品采购

1.剧毒品、民用爆炸品、易制毒品、易制爆品等危险化学品需通过学院(部门)、保卫处、教务处、公安分局等部门审批后,方能从有该类危险品经营许可资质的公司购买。

2.麻醉和精神类药品购买,需通过学院(部门)、保卫处、教务处、公安分局等部门审批。

3.化学品采购要事先申报,经审批同意后方可采购。

4.不得通过非法途径购买(获取)、私下转让危险化学品和麻醉类、精神类药品。

5.一次采购,分批送货,减少实验室存放量。

五)化学品贮存

1.危险化学品应置于适当的容器中并标明名称,存放在危险化学品存储柜,由专人负责保管。储存化学品的房间应保持阴凉和空气流通,并避免一次性储存过多危险化学品。

2.剧毒化学品、麻醉类和精神类药品存放在保险柜或带双锁的冰箱内,实行“五双”制度,做好相关记录。存放民用爆炸品、易制爆品、易制毒品的柜子要上锁,做好使用记录。腐蚀品下垫防腐蚀托盘,置于试剂柜下层。

3.易燃化学品宜存放于通风良好的试剂柜中。房间内禁止吸烟、点火及使用电热器并应有适当的灭火备。易燃且具有挥发性的液体不能存放于普通冰箱中。


image.pngimage.pngimage.png

4.挥发性液体应储存于阴凉和远离日照或热源的地方,且不应盛满整个容器。

5.因相互作用而可能产生气体、火焰或爆炸的化学品,必须分隔存放。

6.危险化学品不应存放在高架上,以免取用时容器坠下发生意外。存量较多的浓硫酸、硝酸、氢氯酸、氨水及易燃液体,应尽量存放在接近地面处。

7.活性高的化学品须沉浸于适当液体内,以防止与空气产生化学作用。不同高活性化学品不宜放在同一个物品架上,以免混淆。装有这类化学品的容器应多附一个标签,说明浸盖液的名称,定期检查容器,确保其中有足够的浸盖液。

8.碳化钙、四氯化硅、二氯化二硫、三氯化磷或五氯化磷等容易与水反应的化学品,应储存于密封容器或干燥器中,避免受热及受潮,且储存量不宜超过日常所需的最高用量。

9.实验室内应备有实验常用危险化学品安全数据表,包括所有危险化学品的性质、安全处理程序、事故急救方法及应变措施等。所有危险化学品应有详尽的领用、存量和使用记录,并随时更新。

10.使用、储存危险化学品的实验室应配备合适收集材料和相应灭火器材。

11.要定期检查所储存的化学品。发现化学品标签模糊不清或脱落,要立即更换。发现变质、泄漏等迹象要及时处理。废弃的危险化学品应妥善保存并上报学校,由废弃物处置公司统一处理。

image.png

image.pngimage.png

五)实验室操作要求

1.蒸馏残渣能使爆炸性物质或不安定物质浓缩,并往往有副反应生成,容易引起爆炸性火灾事故。因此在反应产物蒸馏实验时,不可过度蒸馏残渣。

2.过滤可使不安定物质得到分离集中,从而处于危险状态。对于摩擦或冲击敏感的物质,在过滤其溶液时不要用玻璃滤器之类容易产生摩擦热的器具。

3.应避免将溶有危险化学品的溶剂洒到布、纸等物品上,否则待溶剂蒸发变干后,这类物品就会具有一定危险性。若有遗撒,要及时处理。

4.粉末过筛时容易产生静电,因此过筛干燥的不稳定物质时要特别注意防静电。

5.用萃取操作来提取危险物时,由于萃取液浓缩,危险物就处于高浓度状态,危险性增大,应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6.在结晶操作中,往往可以得到纯的不稳定物质。由于结晶的条件不同,可能会得到对于摩擦和冲击非常敏感的结晶体,所以结晶操作应按照生成结晶物的安全标准进行。

7.循环使用反应液有可能造成不稳定物质的富集,应随时注意危险品浓度并及时更新反应液。

8.在回流操作中,可能由于突沸或过热将可燃性液体喷出而引起燃烧,所以使用可燃性溶剂进行回流操作或蒸馏低闪点溶剂时,附近绝对不能有明火存在。

9.在不稳定物质的合成反应中,如果搅拌能力差则反应会变慢,若加进原料过剩,未反应的部分将积蓄在系统中。此时应避免再进行强力搅拌,否则所积存的物料一起反应,系统的温度迅速上升,往往会使反应无法控制。

10.应避免对不稳定的化合物或混合物进行升温处理,否则可能会引起爆炸或其他失控反应。例如:在低温下将两种能发生放热反应的液体混合,然后再升温引起反应,这种做法很危险。

11.当危险的药品泄漏、洒落或堵塞时,首先应制定好处理方案,而不是急于收拾复原,否则往往又会导致二次事故。

12.在销毁废弃危险化学品时,应防止因化学反应产生的各种危险。不能把易燃化学品倾倒入排水槽,否则极易引发火灾。

13.在处理具有刺激性的化学品时,应在通风橱内或空气流通好的空间进行,并配戴防护手套。哮喘的师生应特别避免嗅闻此类化学品。

image.pngimage.png

安全卡查询二维码

(七)化学品查询

接触危险化学品前,必须了解该化学品相关特性,如:化学品标识、危害/接触类型、急性危害/症状、预防、急救/消防、泄漏处理、包装与标志、应急响应、存储、物理性质等,以免存储使用、处置过程中出现危险等。

登陆网站(http://icsc.brici.ac.cn/)查询国际化学品安全卡获得以上信息,也可以通过手机扫二维码登陆。登陆网站后即可通过化学品安全卡编号、物质中(英)文名称、cas号等进行查询,如以硝基甲烷为例进行查询。

安全卡查询界面:image.png


image.pngimage.png

(八)废弃物处置

1.不将无毒无害的废液和废旧试剂当作危险废物处理;尽可能对大量使用的有机溶剂自行回收提纯再利用;尽可能对某些有毒有害废液进行无害化处理;对剧毒废液和废旧剧毒化学试剂,能利用化学反应进行解毒或降毒处理的,尽量进行无害化处理。

2.危险液体废弃物用10L25L方桶分门别类收集、封口,危险固体废弃物用玻璃瓶、塑料袋等包装、密封,外部贴上学校统一印制的危险废弃物标签,注明名称、主要成分、危险类别、责任人等信息。

3.选择合适的存放地点,分类收集,隔离存放,禁止混放。

4.提交实验室危险废弃物处置申请,交保卫处,经环保部门审批,由有资质公司处理。

5.含重金属离子废弃物要单独收集,废旧剧毒品不得混入一般化学废弃物中送处。

6.废气排放前应经过吸收、分解处理。

(九)化学品防护

1.毒害性化学品

1)通过改良实验路线或方案尽量减少有毒物质的使用,尽量以无毒、低毒物质代替有毒、高毒物质。利用自动化、密闭化、管道化、连续化的实验过程以减少人与有毒物质的接触机会。

2)保持良好通风。进行毒害性化学品操作的实验室都要安装通风柜和换气扇等机械通风设施,使环境中的有毒物质浓度不超过最高容许浓度。

3)实验前应仔细检查盛放有毒物质容器是否存在泄露,管道、阀门是否连接正确。

4)在实验条件不能完全保证环境中有毒物质浓度低于最高容许浓度时,必须采取个人防护措施。

5)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经常洗手、洗澡和清洗工作服,及时清除附着在皮肤上的有毒化学品。严禁在有毒害性化学品的场所吃饭、饮水、吸烟。

2.腐蚀性化学品

1)存放腐蚀性物品的容器应密封良好且放置在安全的地方,并保持实验室内部的良好通风。

2)装有腐蚀性物品的容器必须采用耐腐蚀的材料制作。例如,不能用铁质容器存放酸液,不能用玻璃器皿存放浓碱液等。使用腐蚀性物品时应在通风柜内操作,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3)搬运、使用腐蚀性物品时要穿戴好个人防护用品,防止将酸液或碱液溅到皮肤或衣服上。

4)酸、碱废液不能直接倒入下水道,需经过处理达到安全标准后才能排放。应经常检查,定期维修、更换腐蚀性气体、液体流经的管道、阀门。

5)产生腐蚀性挥发气体的实验室应远离有精密仪器设备的实验室,并有良好的局部通风或全室通风。

6)对可能散发有酸性或碱性气体房间内的仪器设备,要设置专门防腐罩或采取其他防护措施,以保证仪器设备不被损坏。

3.遗撒、泄漏化学品

1)泄漏易燃易爆化学品时,泄漏区域附近应严禁火种、切断电源,事故比较严重的应立即设置隔离线并通知附近人员撤离,同时报告学校有关部门。

2)泄漏有毒化学品时,应立即穿好专用防护服、隔绝式空气面具等进行必要的防护。事故比较严重的应立即设置隔离线并通知附近人员撤离,同时报告学校有关部门。

3)出现泄露情况后,应立即停止实验操作,在能够保障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及时关闭前端阀门,采用适合的材料和技术手段堵住泄漏处。

4)当泄漏量较少时,在确保人身安全的条件下可对泄露物进行处理,一般可用沙子、吸附材料、中和材料等进行吸收中和。将收集的泄漏物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残余物用大量的水冲洗稀释。

(十)事故应急救护

1.烧伤

1)保护受伤部位,迅速脱离热源。

2)凉水冲淋或浸浴,降低局部温度。

3)伤处衣裤袜等需剪开取下,忌剥脱,以免引起再次损伤。

4)如果烧伤程度较轻,可在伤处涂抹烧伤膏、植物油或万花油;烧伤程度严重者,需立即送医院治疗。

(5)烧伤处如有水泡,尽量不要弄破,用干净的三角巾、纱布、衣服等物品简单包扎。手足受伤处,应分开包扎,防止粘连。

2.烫伤

一旦被火焰、蒸汽、红热的玻璃、铁器等烫伤,立即将伤处用大量水冲淋或浸泡,以迅速降温避免温度烧伤。若起水泡,不宜挑破,用纱布包扎后进医院治疗。对轻微烫伤,可在伤处涂些鱼肝油或烫伤油膏或红花油后包扎。烫伤时,急救的主要目的在于减轻和保护皮肤的受伤表面不受感染。

3.冻伤

迅速脱离低温环境和冰冻物体,用40℃左右温水将冰冻融化后把衣物脱下或剪开,然后在对冻伤部位进行复温的同时,尽快就医。对于心跳呼吸骤停者,施行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严禁用火烤、雪搓、冷水浸泡或猛力捶打等方式作用于冻伤部位。

4.割伤

先取出伤口处的异物,用水洗净伤口,挤出一点血,涂上红汞药水后,用消毒纱布包扎。也可在洗净的伤口上贴上“创可贴”,可立即止血,且易愈合。若伤口不大,也可用双氧水或硼酸水洗后,涂碘酒或红汞(注意不能同时并用)。若严重割伤大量出血时,应先止血,让伤者平卧,抬高出血部位,压住附近动脉,或用绷带盖住伤口直接施压,若绷带被血浸透,不要换掉,再盖上一块施压,立即送医院治疗。

5.灼伤

1)皮肤灼伤

迅速除去被污染衣服并用大量清水冲洗或用合适的溶剂、溶液洗涤受伤面。若创面起水泡,均不宜把水泡挑破。保持创伤面的洁净,以待医务人员治疗。

image.png

image.png

(二)眼睛灼伤

眼内溅入任何化学药品,立即用大量水缓缓彻底冲洗。洗眼时要保持眼皮张开,可由他人帮助翻开眼睑,持续冲洗15分钟,边洗边眨眼睛。

①碱灼伤,用2%的硼酸溶液淋洗。

②酸灼伤,用3%的NaHCO3,溶液淋洗。

③忌用稀酸中和眼内的碱性物质,反之亦然。

④溅入碱金属、溴、磷、浓酸、浓碱或其他刺激性物质的眼睛灼

伤者,急救后必须迅速送往医院检查治疗。

6.中毒

化学品中毒应急处理方法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六、生物安全

(一)病原微生物分类

国家根据病原微生物的传染性、感染后对个体或者群体的危害程度,将病原微生物分为四类:

1.危险度1级(无或极低的个体和群体危险):不太可能引起人或动物致病的微生物。

2.危险度2级(个体危险中等,群体危险低):病原体能够对人或动物致病,但对实验室工作人员、社区、牲畜或环境不易造成严重危害。实验室暴露也许会引起严重感染,但对感染有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并且疾病传播的危险有限。

3.危险度3级(个体危险高,群体危险低):病原体通常能引起人或动物的严重疾病,但一般不会发生感染个体向其他个体的传播,并且对感染有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4.危险度4级(个体和群体的危险均高):病原体通常能引起人或动物的严重疾病,并且很容易发生个体之间的直接或间接传播,对感染一般没有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二)生物安全管理

1.各生物实验室应制定针对本实验室紧急情况的应急方案。涉及病原微生物的实验,须在相应等级的生物安全实验室内开展。

2.生物安全实验室分为BSL-1、BSL-2、BSL-3、BSL-4四个级别,其中BSL-4防护要求最高。

3.病原微生物从业人员须经过省级卫生部门组织的生物安全培训,取得《实验室生物安全培训合格证书》,严格遵守实验操作规程,持证上岗。

4.不同等级的生物安全实验室配备相应的生物安全柜。实验室门口须有生物危害警示标识,并保持房门关闭,未经管理人员许可不得入内。

5.菌(毒)种和生物样本的保藏由专人负责,实行“双人双锁、双人领用”,做好菌(毒)种和生物样本的采购、保藏、实验、销毁记录。

6.定期对可能接触病原微生物的实验场所、物品、设备等进行消毒杀菌。

7.饲养实验动物及进行动物实验须在持有《实验动物使用许可证》的实验室内进行,严禁在其他场所进行。

8.使用动物需向具有《实验动物生产许可证》的单位购买,索要动物质量合格证明书;遵循“3R”(即“减少、代替和优化”)原则,尽可能用别的方法或用低等动物代替高等动物。不得将与实验无关的动物带入实验室。

9.实验室应保持干净整洁,与实验无关的物品不得摆放在实验室内。实验室工作区内的任何地方都不得贮存食品及饮料。实验室内不能吸烟、进食和喝水,并应在明显位置张贴“禁止吸烟”、“禁止进食”、“禁止喝水”等标志。

10.在进行所有样本、培养物的相关操作时都应带手套。当手套被污染时应立即脱掉,清洗双手,更换新手套。千万不要用戴手套的手触摸皮肤,特别是不要触摸眼、鼻或其他暴露的黏膜。不要戴着手套在实验室来回走动或将手套带出实验室。

11.任何有形成气溶胶可能性的操作都必须在生物安全柜里进行。所有的实验步骤都应尽可能使气溶胶或气雾的形成控制在最小程度。有害气溶胶不能直接排放到大气中。

12.千万不要将液体、标签等实验物品放入嘴中或舔舐这些物品。使用移液器必须严格按操作规程。

13.在实验中应尽可能减少使用利器,尽可能使用替代品。包括针头、玻璃、一次性手术刀在内的利器应在使用后立即放置在耐扎容器中。放置尖利物容器应在内容物达到三分之二前置换。

14.每日工作完毕,所有操作台面、离心机、加样枪、试管架等必须擦拭、消毒。

15.发现事故,立即采取有效的应急措施控制影响范围,并向所在学院(部门)、保卫处、实验室管理处报告。

(三)生物污染防范

1.防护用具

image.pngimage.pngimage.png

1)实验服(隔离衣、连体衣)

生物实验所穿的实验服至少应该是能够完全扣住的样式。在微生物学实验室以及生物安全柜中工作时要穿戴长袖、背面开口的隔离衣、连体衣。衣物洗烫工作应在实验室机构内或就近进行。

image.png

生物保护服正确穿戴程序

2)护目镜和面罩

护目镜和面罩可以有效避免因实验物品飞溅对眼睛、面部造成的污染或紫外光等其它危害,所以在有危险性的实验中均应佩戴。护目镜应该戴在常规视力矫正眼镜或隐形眼镜(它们对生物学危害没有保护作用)的外面来对飞溅和撞击提供保护。

3)防毒面具

在进行清理溢出的感染性物质等高沾染危险度的操作时,须采用防毒面具来进行防护,并根据危险类型来选择不同种类的防毒面具。防毒面具中的过滤器是保护佩戴者免受气体、蒸汽、颗粒和微生物污染的关键部件,应及时检查更换。

4)手套

在进行实验室一般性工作,特别是在处理感染性物质、血液和体液时,应广泛地使用一次性乳胶、乙烯树脂或聚腈类材料的手术用手套。可重复使用的手套,在使用中必须注意一定要正确地进行冲洗、摘除、清洁和消毒。

在进行完感染性物质相关操作和结束生物安全柜中的工作后,都应马上摘除手套并彻底洗手。用过的一次性手套应与实验室的感染性废弃物一起处置。在可能接触尖锐器械的实验中,应佩戴不锈钢网孔手套。但须注意这样的手套只能防止切割损伤,而不能防止针刺损伤。

image.png

特别说明:所有防护用具均不能带离实验室。

2.个人着装

1)进入实验室前要摘除首饰,修剪指甲,以免刺破手套。长发应束在脑后,禁止在实验室内穿露脚趾的鞋。

2)在实验室里工作时,要始终穿着实验服,不要穿着防护服到实验室外。

3)不要在实验室工作区化妆和操作隐形眼镜。

4)实验室防护服与日常服饰应分别存放。个人物品、衣服和化妆品不应放在可能发生污染的区域。

3.洗手

1)摘除手套后、使用卫生间前后、离开实验室前、接触微生物或实验动物等前后应例行洗手。

2)对洗手液过敏或对某些消毒防腐剂中的特殊化合物有反应的工作人员应使用普通肥皂和水彻底清洗,双手轻度污染也可以用酒精擦拭来清除污染。但在高度危险情况下,建议使用杀菌肥皂。

3)洗手池不能用于其他用途。在限制使用洗手池的地点,可用基于乙醇的“无水”手部清洁产品替代。

4)实验室工作人员在接触了血液、体液或其他污染性材料后,即使戴有手套也应立即脱掉手套洗手。

5)洗手应按“六步法”进行。

image.png

六步洗手法

4.废弃物处置

1)实验废弃的生物活性实验材料特别是细胞和微生物(细菌、真菌必须及时灭活和进行消毒处理。

2)固体培养基等要进行高压灭菌处理,未经有效处理的固体废弃物不能作为日常垃圾丢弃。

3)实验完成后,动物尸体或被解剖的动物器官必须按要求消毒,并用专用塑料袋密封后冷冻储存,统一处理。

4)不能随意堆放动物排泄物,与动物有关的垃圾必须存放在指定的塑料垃圾袋内,并及时用过氧乙酸等消毒处理后方可运出。

5)生物实验器械与耗材、塑料制品应用特制的耐高压超薄塑料容器收集,定期灭菌后进行回收处理;废弃的玻璃制品和金属物品应使用专用容器分类收集,统一回收处理。

(四)事故应急救护

1.刺伤、切割伤或擦伤

受伤人员应当马上脱下防护服,清洗双手和受伤部位,使用适当皮肤消毒剂进行消毒并做临时医学处理,受伤较重的要尽快到附近医院治疗。处理后要记录受伤原因和可能感染的微生物,并保留完整的医疗记录。

2.动物咬伤

先用大量清水冲洗伤口,然后用肥皂或者碘酒等对伤口进行清洗消毒和其他临时处理,切不可用嘴吸。尽快到卫生疾控部门进行进一步的局部伤口处理,必要时需注射流行性出血热疫苗、狂犬病疫苗。

3.误食潜在危险性物质

立即脱下受害人的防护服,将受害人送到医院进行医学处理,告知医生食入的物质以及事故发生的细节,并保留完整的医疗记录。

4.潜在危害性气溶胶释放(在生物安全柜以外)

所有人员必须立即撤离相关区域,同时立即通知实验室负责人,并张贴“禁止进入”标识,实验室人员应在负责人的指导下穿戴适当的防护服和呼吸保护装备对污染进行清除。任何暴露人员都应接受医学咨询。

5.容器破碎导致感染性物质溢出

立即使用布或纸巾覆盖受感染性物质污染或溢洒的破碎物品,然后进行收集和消毒处理,收集完成后应用消毒剂擦拭污染区域。整个处理过程须佩戴结实的手套,用于清理的布、纸巾和抹布等也应当放在盛放污染性废弃物的容器内。

6.盛有潜在感染性物质的离心管破裂

离心机正在运行时出现离心管可能破裂的现象,应立即关闭离心机电源。如果机器停止后发现离心管确实破裂,应立即将盖子再盖好密闭,通知实验室负责人。离心机应在实验室负责人指导下进行清理,所使用的全部材料都应按感染性废弃物进行处置,离心机内腔须经过消毒处理后才能重新使用。

7.在可封闭的离心桶(安全杯)内离心管破裂

所有密封离心桶应在生物安全柜内装卸。如果怀疑在离心桶内离心管发生破损,则应松开离心桶盖子并对离心桶高压灭菌。离心桶也可采用化学消毒。

































移液器的使用方法image.png
































Copyright © BOB体育综合app下载 2020-2026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吉ICP备13000357号-1 吉公网安备22030302000116
地址:BOB体育综合app下载 四平市铁东区长发路1299号 邮编:136001 邮箱:ngxywz@126.com
  • 官方微博
  • 官方微信
Baidu
map